yobit官方网站

yobit官方网站

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:yobit官方网站 > 新闻动态 > 经典!《中国历史大事年表》超级好看,可别错过了!

经典!《中国历史大事年表》超级好看,可别错过了!

发布日期:2025-05-22 11:14    点击次数:193

第五章 公元前3世纪—前2世纪

●公元前293年:

●公元前289年:

公元前287—前286年合纵连横

公元前287年,苏秦凭借三寸不烂之舌,说服齐、楚、韩、赵、魏五国攻打秦国。伐秦的真正目的在于弱齐而保燕。苏秦的逻辑是这样的:齐国先拿下宋国,然后天下诸侯再进攻齐国,保护燕国。

一开始,韩、赵、魏等国都被苏秦蒙在鼓里。等到战事一起,各国才回过神来:我们在前面冲锋陷阵,齐国却拿下宋国,这不是把我们当傻子吗?结果,五国各怀鬼胎,最终五国合纵伐秦失败。

公元前286年,齐国和秦国按照之前密谋好的计划,齐国默许秦国攻打魏国安邑,以彻底占有河西之地;秦国默许齐国攻宋。东、西两大国最终如愿以偿,安邑纳入秦国版图,宋国成了齐国到嘴的肥肉,宋灭亡,宋康王死于河南温县。

●公元前312年:

●公元前284年:

●公元前278年:

●公元前276年:

●公元前269年:

●公元前268年:

●公元前262年:

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

长平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60年,交战双方是秦国和赵国。秦昭襄王在位56年,这期间秦国的实力大增,唯一能够与秦国相抗衡的就是赵国。

秦昭襄王四十五年,秦伐韩国的野王。野王降秦,韩国上党郡与韩都新郑的道路被秦人隔断,其地孤立无援。上党郡守冯亭于是派遣使者到赵国,欲以上党郡归赵。此举将赵国拖入秦韩战火之中。

秦国劳师以远,辛苦攻打韩国,没想到煮熟的鸭子飞到赵国的嘴里,秦昭襄王愤恨不平。两年后,即公元前260年,秦军全力攻打上党,长平之战爆发。赵国仓促应战,连月来屡战屡败。赵国老将廉颇改变策略,坚壁不战,因为他知道劳师以远的秦国是拖不起的。然而,赵孝成王急于求成,对廉颇避而不战的策略心生不满。此时秦国瞅准时机,派人到赵国散布谣言,说秦军最怕的就是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。赵奢知道自己的儿子只会纸上谈兵,赵孝成王不顾赵奢的反对,硬让赵括走马挂帅。秦将诱敌来追,赵括死于秦军乱箭之下。赵国军队悲观绝望之下,投降秦国。赵国降卒四十万人皆被坑杀。

长平一战,赵国元气大伤,彻底失去了和秦国对抗的能力。

公元前259年窃符救赵

公元前259年,秦国围攻赵国邯郸。三年前,即公元前262年,赵国刚经历过长平之战的重击。如今,秦国又围攻赵国,形势万分危急。

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平原君给魏国的信陵君写信求救,魏安釐王紧急派遣晋鄙率十万大军北上援赵。秦昭襄王知道后,就派使臣到魏国相逼。魏王胆小,动摇了救赵之心,让晋鄙大军驻扎在赵魏边界上,距离邯郸只有一日的路程。信陵君看到指望魏安釐王无望,于是组织自己的门客,准备前去救赵国。

信陵君手下的门客侯嬴,替信陵君想了一个计策:信陵君曾经替魏王的宠姬如姬报了杀父之仇,信陵君可以利用如姬的报恩心理,偷出魏王身边调兵用的另一半虎符。信陵君拿着虎符调动了驻防在赵魏边界上的十万魏军,向邯郸进军。此时困在邯郸的平原君也率军冲出城来。秦军没料到魏军会来驰援赵国,眼见腹背受敌,只好退兵。

●公元前256年:

●公元前254年:

●公元前248年:

●公元前247年:

●公元前246年:

●公元前244年:

●公元前242年:

●公元前241年:

赵国攻齐国,取饶安。

秦攻魏国,取朝歌。

秦使卫君角居野王,为秦附庸。

楚考烈王为避秦锋芒,迁都寿春,仍称郢。

●公元前239年:

秦封嫪毐为长信侯。

韩桓惠王死,其子安立。

●公元前240年:

●公元前238年:

●公元前235年:

●公元前234年:

●公元前233年:

韩公子韩非子入秦,劝说秦王存韩。李斯嫉妒韩非子的才华,迫使其自杀。

●公元前232年:

●公元前231年:

韩国将残存的南阳献给秦国。

公元前230—前221年秦灭六国

公元前231年,韩国南阳郡“假守”腾向秦王献出他所管辖的土地,秦王命他为内史。后来秦王派他率军攻打韩国,公元前230年,韩王安被俘,韩国灭亡。秦以韩地置颍川郡。

公元前229年,赵国发生大饥荒,秦国乘虚攻赵。赵军在大将李牧、司马尚的带领下顽强抵抗,战争持续了一年,秦国也没有拿下赵国。

(温馨提示:全文小说可点击文末卡片阅读)

秦国根据赵王好猜忌的性格,使出了离间计。秦国重金收买了赵王宠臣郭开,让他在赵国散布李牧和司马尚造反的消息。赵王轻信谣言,掉进秦国的圈套,派人替换李牧。大敌当前,李牧坚决不让兵权。于是赵王派人逮捕了李牧,并处死了他,同时杀了司马尚。所谓“千军易得,一将难求”,赵国失去两员大将,很快就在秦国的攻势下投降。公元前228年,邯郸城破,赵国投降。

公子嘉逃到代郡自立为王。直到秦国灭了燕国后,才俘虏公子嘉。至此,秦王嬴政统一了北方。

在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大业中,赵国和楚国是最大的对手。而魏国地处秦国和楚国之间,因此在攻打楚国之前,必须先灭掉魏国。

公元前231年,在秦国强大的军事重压之下,魏国向秦国献出丽邑。此时的秦国将重心放在了攻打赵国上,魏国因此又苟延残喘了几年。

公元前225年,秦国派王贲率军攻打魏国都城大梁。此时的魏国已经无力抵抗,只好放弃了大梁外围,踞大梁城做垂死挣扎。大梁城池非常坚固,秦军若硬攻,伤亡必然不小,王贲发现大梁地处低洼,因此想出了水灌大梁的策略。他命令士兵挖掘渠道,引汴河之水灌大梁。昔日的大梁化为一片泽国,城墙浸泡在水中3个月,最终坍塌。秦军攻入大梁城,魏王假降,魏国宣告灭亡。

当秦国兵锋指向赵国之时,燕王喜就知道燕国已经危如朝露,但还想做最后的挣扎。公元前227年,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,假借献督亢地图刺杀秦王。结果刺杀失败,加速了秦王灭燕的过程。

公元前226年,秦军攻下燕国都城蓟。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到辽东郡,秦军追击,燕王喜为了保住燕国,派人杀了太子丹,将其首级献给秦王。

公元前222年,王贲消灭了燕国在辽东的残余势力,燕王喜被俘,燕国灭亡。

在秦灭楚国之前,楚国就已经处在分崩离析的边缘了。这要归因于楚国内政不振,贵族之间争权的闹剧大大削弱了楚国的实力。

公元前226年,秦军南下攻打楚国,夺得十多个城池。

公元前224年,秦王派李信率二十万秦军攻打楚国,由于李信轻敌冒进,结果大败于楚。后来派大将王翦率六十万大军出征楚国。王翦吸取了李信大败的教训,没有立即投入战斗,而是屯兵练军,这样既能让自己的部队熟悉楚地环境,又能渐渐消磨楚军意志。

相持一年以后,楚军斗志松懈,加上缺少粮草,准备东归。王翦抓住战机,率军全力出击,楚军大败。然后兵锋直指楚国内地,占领楚国都城寿春,负刍被俘,楚国灭亡。

公元前264年,齐王建即位。秦王嬴政为了稳住齐王建,向他许诺待秦灭五国,将与齐国共分天下。同时,齐国国相后胜收受秦国贿赂,说服齐王建不要出兵援助其他五国。当秦国的大军横扫中原五国的时候,齐王建作壁上观。

齐王建在位四十多年,亲眼看到了秦国灭韩、灭赵、灭魏、灭楚、灭燕的灭国大战。齐王建知道齐国末日来临,赶紧往齐国西境派兵,但已为时晚矣。

公元前221年,王翦率领几十万大军,一路打到临淄城下。齐王建没有等到秦王与他共分天下,在齐相后胜的建议下,不战而降。齐王建被安置到“共”这个地方,几年后,凄凉离世。

齐国的灭亡,标志着秦王嬴政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。

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秦朝

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,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封建制度的开端。后世有“两千年之制,皆秦制也”的说法,可见秦朝的一系列制度建设,奠定了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。这其中较重要的有:

首先,建立皇帝制度。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绩超过了上古时期的三皇五帝,于是将皇帝二字作为自己新的称号。这也是中国两千年皇帝制度的开始。

其次,在皇帝之下,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度,辅助皇帝治理天下。在地方则废除了先秦的分封制度,在全国建立普遍的郡县制。

最后,书同文,车同轨,建立统一的度量衡以及货币制度。这些都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奠定了基础。其制度的基本精神,也多为后世的封建王朝所继承。

●公元前220年:

●公元前216年:

●公元前215年:

●公元前214年:

经过多年的征伐,秦朝征服了百越地区,并在这里设置了桂林、南海、象郡三郡。这期间,为了解决远征的粮食运输问题,秦朝修建了灵渠。

公元前213—前210年焚书坑儒

●公元前213年:

●公元前212年:

●公元前211年:

●公元前210年:

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

公元前209年七月,秦朝发闾左谪戍渔阳。当队伍行进至大泽乡一带,队伍被大雨所阻。为避免逾期被斩,陈胜、吴广率领戍卒宣布起义,这是秦末农民起义的开端。之后,起义军迅速占领了大泽乡和蓟县,并在陈建立政权,国号张楚。

陈胜吴广起义掀起了天下反秦的浪潮,各方势力纷纷响应。九月,刘邦起兵于沛,项梁与兄项羽起兵于吴。

公元前208年:陈胜吴广起义失败。

陈胜吴广起义之后,秦二世命章邯率领骊山死囚平乱。由于缺乏军事经验,再加上建立政权后,起义军领袖滋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,起义迅速失败了。吴广在荥阳为部下杀害,陈胜也在逃亡的途中被车夫庄贾杀死。

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

陈胜吴广起义失败之后,秦末战争并未结束。秦将章邯等人率领40万大军将反秦的赵王势力包围在巨鹿城。楚怀王遣项羽率军前往救援。最终,项羽率领数万楚军,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在巨鹿大破秦军。经此一战,秦军的有生力量基本被消灭殆尽,秦王朝的瓦解已不可避免。巨鹿之战是我国军事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。

另外,在项羽在巨鹿苦战的同时,刘邦率领人马轻取关中。面对反秦的压力,赵高杀秦二世,立子婴为王。十月,刘邦至霸上,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。秦王子婴杀赵高投降,秦朝灭亡。

巨鹿之战前,楚怀王曾与刘邦、项羽约定“先入关中者王”。后刘邦先入关中,但军力不如项羽,因此退军驻扎霸上。十二月,项羽在鸿门设宴邀请刘邦。宴上,范增数次暗示项羽诛杀刘邦,项羽不准,刘邦惊险逃走,是为鸿门宴。

公元前206—前203年楚汉争霸

公元前206年正月,鸿门宴后,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,自立为“西楚霸王”,封刘邦为汉王,封地在巴蜀。又将关中故地封给章邯等三名秦朝降将,意图封锁刘邦。这年四月,刘邦就国,用张良计烧毁栈道。八月,刘邦用韩信计谋暗度陈仓,突袭关中地区,并迅速占领了关中,奠定了东进的基础。

公元前205年,在刘邦占领关中的同时,项羽陷于齐地纷争当中。于是刘邦趁机以为义帝报仇的名义东进,攻占了项羽老巢彭城。四月,项羽闻讯率精兵三万突袭彭城,并趁汉军入城沉迷享受之时大破汉军。此役汉军伤亡数十万人,是为楚汉彭城之战。战后,刘邦逐步撤退至荥阳,并开始以荥阳为中心恢复元气,发展势力。楚汉双方在荥阳一线暂时达成均势。同年,萧何修改《秦律》,作《九章律》。

公元前204年,楚汉双方在荥阳、成皋一线反复拉锯,互有胜负。这一年,韩信在北方战线逐步平定了代、赵、韩等国,并在曹参、灌英等人的协助下逐步平定齐国,形成了对项羽势力的北方包围。十一月,英布在南方反楚。

公元前203年二月,韩信被封为齐王,之后派灌英开始进攻鲁地和楚国的淮北。八月,楚军粮尽,汉军暂时也没有一举消灭楚军的实力,双方签订鸿沟之盟,约定中分天下。这之后项羽率军东归。十月,刘邦率大军开始追击楚军,并将楚军围于垓下。十二月,项羽于乌江自刎。楚汉争霸以刘邦的胜利而告终。

另外,这一年汉定“算赋”,成年人每年一百二十钱,是为汉朝的人口税。

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

公元前202年二月,刘邦在山东定陶的泗水北岸举行了登基大典,正式称帝,定国号为汉,史称西汉,刘邦即汉高祖。刘邦登基时,经过秦末战争和楚汉争霸,天下已经是满目疮痍。所以,刘邦即位之后,主要的工作就是恢复生产。

当年五月,汉政府宣布“复故爵田宅”,也就是让在战争中离开家园的人回乡,并恢复他们原有的爵位和土地。同时,汉政府还宣布,将之前因饥荒而自卖为奴婢的人恢复平民身份。

同时,刘邦登基之时已过半百,随着年纪渐老,猜忌之心越发严重。所以,在刘邦登基之后,开始逐步清理他认为有威胁的功臣勋贵,其中以韩信、英布、彭越等异姓诸侯为代表。

(点击上方卡片可阅读全文哦↑↑↑)

感谢大家的阅读,如果感觉小编推荐的书符合你的口味,欢迎给我们评论留言哦!

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,关注小编为你持续推荐!



Powered by yobit官方网站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